6月28日,教科社出版的《电影里的中国精神——讲给孩子的电影故事》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场隆重举行。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作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发友,中宣部出版局图书处处长王为衡,教科社社长、总编辑郑豪杰,1905影业董事长蔡亮等出席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的上百名师生代表也来到了现场。
《电影里的中国精神——讲给孩子的电影故事》精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影响深远的红色经典影片20部,以文字与影像相结合的方式,带领青少年走进红色经典影片的艺术时空,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同时深入领会其承载的革命精神、抗日精神、解放精神、创业精神等伟大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怀,培育正确的历史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发友在发布会致辞中指出,利用优秀影片开展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也是丰富中小学育人手段的重要举措。相信《电影里的中国精神》一书的出版,能够助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和格调,有效发挥优秀影片在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推动中小学美育工作的实践和发展。
近九十岁高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陶玉玲老师也受邀来到现场,主持人与黄会林先生及陶玉玲老师畅聊。黄会林寄语广大中小学生在精神上做到两个字,“养”和“仰”。第一个“养”是素养,要求青少年对我们的文化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第二个“仰”是信仰,希望青少年从小立大志,心怀国家、心怀人民,将来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把中华文明传播得更广,把中华文化传承得更好。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合唱团的同学们现场演唱《歌唱祖国》《英雄赞歌》,用嘹亮的歌声回应前辈的殷殷嘱托,唱出心中的“中国精神”。
《电影里的中国精神》的出版,是教科社与1905影业公司的一次跨界合作,是将文字与影像有机融合,挖掘和发挥红色影片美育作用的有益探索,在选题创新、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